中新网山西新闻10月19日电 丰收时节的交山大地,金浪滚滚、稻菽飘香。沿着文峪河畔,一路向北,山西交城县西社米家庄村稻蟹基地便尽收眼底。“地上种水稻、水里养螃蟹、湖中栽荷花”,祖祖辈辈生活在交城大山里的老百姓们还是头一回见识,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只有莜面栲栳栳和山药蛋的交城山里还能有这番光景。
依托光照、温度、纬度等优势,米家庄村在村东规划建设了蟹田稻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内容包括土壤培肥与改良、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防护及水稻河蟹种养殖等。通过先期撂荒整治,共新建蓄水池1600立方米、新建渠道300余米、平整荒地50余亩,打造高标准良田30余亩,目前基地共种植水稻43亩,投放螃蟹230斤,预计水稻亩产可达1300-1500斤,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产品商标注册和包装设计,继续推进撂荒地整治,依托蟹稻基地,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推动稻田产业升级,带动村庄更多农户发展稻蟹共生综合种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西社镇党委书记王传奇表示。
唤醒“沉睡”的撂荒地,交城山里千里平畴正成为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田”。
穿过柏叶口水库,再走15公里,当看见一大片紫色花海时,这便意味着到了庞泉沟镇代家庄村。走进村庄,街道巷口宽阔干净,两侧房屋错落有致,文明牌匾跃然墙上,农家庭院窗明几净,村民闲话自在怡然,处处是一派简朴醇厚的乡村气息。
在代家庄村三源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鸡心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盈枝、香味扑鼻,果农们来往穿梭,正忙着采摘果实。
“锦绣海棠”蹚出乡村振兴锦绣路。2019年,该村成功引进了适宜当地生长环境的鸡心果果树作为采摘园的主要培育对象,进一步丰富了采摘园的栽植结构,提高了观赏价值。目前,鸡心果种植面积已达50余亩,虽尚在初产期,果子也主要用作旅游观赏和采摘体验,但其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
近年来,代家庄村以生态旅游为发展思路,充分挖掘鲜花文化与植物文化,依托香约薰衣草庄园、青禾谷中小学生农业培训教育基地和百亩采摘园三大主体,积极构建“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纵深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代家庄村被确定为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们要紧抓旅游红利,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力求通过项目带动,将代家庄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谈到今后的发展前景,代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覃建国信心十足。
和米家庄、代家庄村一样,花团锦簇大岩头、山清水秀山水村、宜居宜游苏家湾、乡风文明逯家岩……在交城,一个个风景如画、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秀美山村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近年来,交城县以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为总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深挖品牌潜力,立足县域特色,依托“交城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培植以羊肚菌、银白木耳等高档菌类为代表的功能食品,以及久负盛名的交城骏枣、核桃、庞泉牌酒、傅山调味品、黄芥子油、中草药、蜂产品、醇粮醋、五谷杂粮等名优特产品,做大做强生态养殖、设施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纳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重点培育打造园林花卉种植、温泉度假旅游、特色种植采摘为典型带动的休闲农业基地,高标准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档升级,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平安、文明乡村。
从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到农文旅深度融合;从脏乱差到村美民富产业兴……交城正奋力书写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特色发展新篇章。(完)
(张娟娟)